叶法善伴君游月
发布时间:
2024-08-15
在整个唐代,唐明皇开元、天宝年间,是最让人追忆和诉说的,正如唐末五代时的《开天传信记》序言所说,”窃以为国朝故事,莫生于开元天宝之际“。
在整个唐代,唐明皇开元、天宝年间,是最让人追忆和诉说的,正如唐末五代时的《开天传信记》序言所说,”窃以为国朝故事,莫生于开元天宝之际“。
而叶法善,是开元时期最得宠的道士,几乎全部有关唐玄宗的神奇传说中都有叶法善的参与。其中,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是:叶法善引唐玄宗游月宫。
相传,某年中秋之夜,唐明皇与叶法善在宫中一同赏月。唐明皇在宫中赏月,笙歌进酒,凭栏仰望,旦见霜华遍地,万里一碧,便暗自揣度:既然月光普照万方,光灿皎洁,那么月亮之上必定是兰宫桂殿,观阙嵯峨,蔚然壮观。民间常说:嫦娥当年盗取灵药,奔月去往广寒宫中。朕亦心驰神往,却如何得上去呢?为了得偿所愿,唐明皇即刻派人请叶法善来至御前,询问尊师可否携朕前往月宫一游?叶天师胸有成竹地回禀:“这有何难?请御驾启行。”说罢,手中板笏一掷,现出一座银桥,宛如雪链一般直通月宫仙境。
唐明皇与叶法善二人踱步上桥,虽然桥上行走稳如平地,可经过之处,身后的银桥随即消失。行约一里有余,只见一座四柱牌楼,上写六个榜书金字“广寒清虚之府”。庭前有一株粗壮的桂花树,扶疏遮荫,不知覆着多少里。树下有无数白衣仙女,乘着白鸾偏偏起舞。见明皇走过,既不惊异,也不招接,而是自吹自舞。叶天师从旁解释:“这些仙女,名为‘素娥',身上所穿白衣,叫做霓裳羽衣;所奏之曲,名唤《紫云曲》。”李隆基素知音律,将双手按节,默记于心。待到曲终人散,叶天师驾起两片祥云,携唐明皇返回人间。
且说二人路过潞州(一作腾州)之时,法 善对天子道:“适才陛下习听仙乐,何不在此试演一曲?”唐明皇亦技痒,奈何玉笛远在兴庆宫寝殿之中,正所谓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叶天师洞悉其事,乃遣神人至长安大内取之,不顷而至。天子持笛奏曲,宛如天籁。翌日,唐明皇临朝,高力士见皇上用手指“上下按其腹”,以为龙体抱恙,待退朝上前询问。李隆基笑答:“朕非有疾。昨夜与叶天师飞临月宫,聆听上清之乐,寥亮清越,杳杳在耳。适才忽忆起此事,深恐遗忘,故怀玉笛以手指上下默记。”到后来,玄宗命乐府将《紫云曲》易名《霓裳羽衣曲》,传与杨贵妃,成为“唐家希有之音”。宋人葛秋崖曾有诗云:“秦汉求仙事已非,等闲却遇月中妃。如何不觅长生药,只记霓裳一曲归。”